股价跌跌不休,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名不符实”?

财经 (16) 2024-07-23 09:05:52

  自上市以来,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02438)便给外界呈现强烈“反差”。

  上市之前,备受市场追捧,公开发售获117.39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58倍认购,超百倍认购之余无不体现出市场对其的期待。上市之后,则“跌破眼球”,不仅上市首日遭遇破发,开盘价较发行价下跌超过21%、收市以3%的跌幅结尾,且自上市以来其股价已然“腰斩”,跌去逾50%。

  7月19日,出门问问尾盘时分股价大幅下滑逾10个点引人侧目,截止收盘其股价下跌7.01%至1.46港元。7月22日其股价再度由红翻绿,午盘甫一开始跌势更甚,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2.05%,报于1.43港元元,总市值为21.48亿港元。

  从超百倍认购,到上市破发,再到累跌超50%,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对出门问问的态度无疑形成强烈反差。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考量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无非是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等多个维度着手。现如今,出门问问上市之后被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这其中显然暴露了投资者对其“不太满意”的心理变化。

  故而,促使投资者们对出门问问态度转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呢?

  盈利能力“存疑”,现金流日渐紧张

  从业绩表现来看,出门问问波动的基本面和紧张现金流,或是难以给投资者带来信服力的原因之一。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成立于2012年的出门问问,是一家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技术为核心,提供AI生成内容(AIGC)解决方案、AI企业解决方案、智能设备及配件的公司。自2024年4月24日登陆港股市场以来,其便成功摘下港股“AIGC第一股”的桂冠。

  然而,“AIGC第一股”桂冠虽然易摘,但“AIGC第一股”的实力却不容易铸就。

  据悉,2012年成立时,出门问问主要发力语音搜索软件,譬如于2015年发布第一款智能手表TicWatch,2016年发布TicWatch海外版。随后几年,该公司转而主攻智能硬件,便于2019年关停了智能手表、智能车载之外的所有业务。

  而2020年至今,出门问问的营收主力则由智能硬件变为软件解决方案。彼时,“大模型浪潮”还未来临之际,出门问问已经开发大模型UCLAI,但由于受限于“商业化如何落地”的问题,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入AIGC,即推出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数字人“奇妙元”等。

  2023年,大模型浪潮正式来临,出门问问基于此前优势推出UCLAI的升级版的“序列猴子”。该模型不仅具有逻辑、推理、对话等通用语言能力,还能够同时支持文字生成、图片生成、3D内容生成、语音生成和语音识别等不同任务。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自此出门问问成为“中国最早入局大模型的AI公司之一”。

  不过,波动的业务转向中,也促使了出门问问交出了一份较为波动的“财务成绩单”。

  据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和5.07亿元,然后营收逐年增长之际,该公司的亏损“窟窿”也越来越大,期内年内亏损分别为2.76亿元、6.70亿元、8.03亿元。

  2022年,出门问问录得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在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又滑至0.18亿元,降幅高达83.5%。如此波动的表现,亦凸显出了外界对其盈利能力能否持续的疑虑。

  持续亏损的表现,抑或与不断攀升的研发开支和销售及营销开支有一定关联:2021年至2023年,出门问问研发费用逐年增长,分别为0.92亿元、1.19亿元和1.55亿元。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亦不断高增,2023年,出门问问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51亿元,同比增长55.67%。

  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之际,出门问问的现金流也肉眼可见的紧张: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44亿元,而流动负债高达45.17亿元,净流动资产为-41.21亿元,偿债压力不容小觑。

  至此可知,从业绩表现来看,出门问问股价自上市以来震荡下行,或与其“不给力”的基本面不无关系。

  “比上不足”,竞争壁垒有待加强

  如若从当前盈利能力探不出出门问问的真实实力,我们或可从其行业竞争力等指标来佐证其投资价值。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出门问问是亚洲起步最早、收入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生成式AI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2020年,出门问问便凭借自主研发的AI技术推出了首个AIGC配音平台“魔音工坊”,成为AIGC技术在中国的首个商业应用。

  2022年,ChatGPT的发布带来了全球AIGC行业的爆发,AI成为了备受资本关注的热门赛道。资本的强势加持下,国内AI行业也迈入了“快车道”。

  据灼识咨询披露,按收入计,中国AI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人民币560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 1,942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5%,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人民币6,448 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1%。

  行业充满想象力,并不意味着入局早的出门问问毫无竞争压力。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在中国整体AI市场中出门问问仅占有0.3%的份额;在语音和NLP软件领域,它的市场份额1.4%,位列第三,整个行业分散且竞争激烈。

  此外,虽然出门问问抢占一定先机,但目前其市场影响力与知名度也远落后于行业头部选手,据QuestMobile报告披露,2024生成式AI及AIGC应用中,抖音“豆包”、百度“文心一言”、昆仑万维“天工”、点阵盒子“扮伴-AI绘画”、科大讯飞“讯飞星火”位居前五位,月活用户分别为1757万、1213万、801万、643万、558万;而出门问问AIGC业务的月活用户则为200万。

  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之外,出门问问的竞争壁垒亦不够强悍。

  据悉,目前出门问问目前营收主要由AI软件解决方案与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构成,2023年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67.7%、32.3%。在这其中,公司的AI软件解决方案又分为AIGC解决方案和AI企业解决方案,同期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23.2%、44.5%。

  细分来看,AI 软件方案方面,出门问问可为 C 端内容创作者提供 AIGC 全栈解决方案,包括 AI 配音助手 “魔音工坊” 及海外版 “DupDub”、提供虚拟直播的 AI 数字人 “奇妙元”,以及短视频 AI 生成平台 “元创岛”;亦可为B端客户(汽车、金融、TMT 及其他行业)提供AI 软件解决方案 ,即“奇妙问”,提供 AI 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用于车载、AI 反欺诈,以及智能客服等场景。

  从营收结构来看,目前出门问问 AIGC 解决方案(23.2%)仍未真正发力,AI企业解决方案仍是公司的收入大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出门问问的AI企业解决方案却面临“大客户流失”的风险。

  招股书披露,汽车附属公司A为出门问问近年企业端业务第一大客户,近两年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42.6%和27.4%。据悉,出门问问与汽车附属公司A这项业务有超过90%的毛利率,毛利率高的原因在于其销售本质是知识产权转让,而该项目已于2023年6月完成最后交付。这意味着,出门问问后续维持企业端业务的营收和毛利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B端尚未与更多客户产生坚固的绑定、积累更多的企业数据之余,C端客户亦显现出了明显的增速放缓瓶颈。

  据相关数据显示,出门问问自2020年以来在全球录得超过1,000万名AIGC解决方案用户。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AIGC平台分别录得约1.5百万、3.0百万及4.0百万名用户,虽然用户基数亮眼,但注册用户数增长速度正在逐步变缓。

  基本面表现差强人意之外,造血能力也开始捉襟见肘,再叠加行业竞争壁垒不够强悍的因素,投资者对其持有担忧情绪显然也不无道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