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王逸]美国大选26日进入最后十天倒计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想方设法攻击对方或拉抬自己,千方百计拉选票。美国富豪们也用大笔金钱参与这一激烈对抗。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24日称,激烈竞争使任何一方以微弱优势获胜都“将使美国变得更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法律挑战,甚至政治暴力”。美国民众“对民主的信任在这次选举中岌岌可危”。
哈里斯下周进行“最后控诉”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美国白宫前幕僚长约翰·凯利日前指责特朗普“符合法西斯分子的定义”,“如果有条件的话,他会像独裁者一样执政,他不了解宪法或与法治有关的概念”。对此,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2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竞选活动中就此表示,特朗普在与凯利的谈话中提到了希特勒,这“令人深感不安”。她称:“很明显,从凯利的话来看,特朗普当然符合‘法西斯分子’的定义。”美国总统拜登、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沃尔兹等民主党人都对这一说法表示支持。
对民主党的攻击,特朗普23日愤怒地回应称,这是针对自己编造的负面故事。不过,特朗普此前也曾指责拜登政府是“盖世太保政府”。
美联社25日称,随着竞选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哈里斯和民主党正在对特朗普进行更加激烈的抨击。民主党政治顾问法伊兹称,攻击特朗普一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据美国广播公司25日报道,哈里斯计划下周在华盛顿对特朗普进行“最后控诉”,地点就选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遭袭前特朗普对支持者发表讲话的地方。报道称,哈里斯的竞选团队称,这将使选民明白这是一场捍卫民主和播下混乱之间的斗争。哈里斯认为,特朗普的特点是混乱和分裂。
美国《拉斯维加斯太阳报》24日称,哈里斯试图将焦点放在特朗普对民主的威胁上。不过,这是一个赌注。也有声音认为,哈里斯的策略可能令人们担忧民主党对民众经济困境不关心。
民主党试图打消选民对经济这个决定性选举议题的担忧。23日,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23名美国学者发表公开信称:“我们认为,哈里斯会比特朗普更好地管理美国的经济,我们支持她竞选总统。”24日,美国8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另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哈里斯在科学方面的政策“远远优于”特朗普。他们警告称,若特朗普上台,可能会破坏科学进步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史上最昂贵选举周期”
特朗普除了回击哈里斯和民主党的指责,其主要竞选策略是放大自己在经济和移民问题上的优势。特朗普24日在内华达州的竞选集会上承诺,在他担任总统的第一年里,将大幅降低税收,把民众的能源账单削减50%。他在集会上多次强调“不会对小费征税,不会对加班费征税,不会对社会福利征税”。
在近90分钟的演讲中,特朗普还对负责移民政策的哈里斯进行指责。他称,因为哈里斯的政策,导致大量移民涌入美国,现在的美国就像是“世界的垃圾桶”。他称:“在宣誓就职后,我将立即启动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驱逐计划。我将拯救每一个被入侵的城镇。”
除了两位总统候选人之间的争夺外,美国富豪们也用金钱加入这一激烈的对抗。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上周宣布,在选举日前,他将每天提供100万美元随机发给一名参加“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签名支持美国宪法第一和第二修正案的选民。美国联邦文件显示,马斯克在近几周已为特朗普竞选提供了5600万美元,今年全年他花费的资金至少达到1.32亿美元。
《纽约时报》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连续多年不参与政治捐款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最近捐了大约5000万美元给一个支持哈里斯的组织。《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称,支持哈里斯的政治委员会不到80天“吸金”10亿美元。不过,哈里斯竞选团队担心,由于今年选情太过胶着,现有资金还是不够。《华盛顿邮报》的另一篇报道称,2024年选举年将成为“史上最昂贵选举周期”。目前在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捐助者中,马斯克仅排第六。
选举后面临巨大政治风险
《今日美国报》25日称,随着投票日临近,24日公布的多个民调数据再次证实了几个星期以来已经很清楚的事实: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25日称,选民日益担心选举可能引发政治暴力。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格林称,在提前投票中,有选民在投票机上选择特朗普,但打印出的选票却变成支持哈里斯。此外,支持特朗普的州选举委员会企图修改选举规则,当地一名法官表示反对,却在网上收到了死亡威胁。
“对美国民主的信任在这次选举中岌岌可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24日称,距离美国投票日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民意调查显示,哈里斯和特朗普之间的差距在可能决定选举结果的摇摆州进一步缩小。文章称,在这场被许多美国人视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选举中,任何一方以微弱优势获胜都将加大选举后可能带来的巨大政治风险。这种环境促使人们普遍预期选举将带来争议,并为可能出现的延迟结果做好准备。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虚假信息和深刻的两极分化可能意味着,任何一方以微弱优势获胜都将使美国变得更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法律挑战,甚至政治暴力。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