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想依靠机构严苛管教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完全错误的方向。
“这里就是个监狱,进得去,出不来。”9月23日,新京报一篇名为《走出“扶禾”》的报道,引发关注。扶禾是一家封闭式心理教育咨询机构,专门接收并“转化”重度抑郁症患者。但在记者采访中,有学员直言扶禾是一座与外界完全断了联系的“监狱”。
被扶禾工作人员反复强调“转化”成功案例打动的王莎(化名),也将自己重度抑郁的16岁女儿送到了这里。但在半年后,王莎发现女儿更加沉默,自残频率也更高了,甚至尝试过自杀。而且,扶禾承诺的“坚决杜绝侮辱、打骂、体罚孩子”,实际上都未兑现。在全封闭的扶禾机构,学员的活动区域被严格限制,违规学生还会被施以各种体罚。
在报道中,这个故事有一个相对光明的尾巴:如梦方醒的王莎选择以法律渠道维权,扶禾最终被关停。女儿被接回家,王莎开始与女儿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
实际上,扶禾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心理教育机构在全封闭状态下对孩子“为所欲为”的新闻屡有见报。
无论简单粗暴压迫和摧残孩子的所谓“军事化学校”,还是披着“专业”外衣收取高额费用、内核与军事化学校无异的扶禾之类机构,都很大程度迎合了家长的错误心理:抑郁症就是矫情,孩子就是心理脆弱,严加管教、多吃点苦就可以治好。
这当然与社会对抑郁症的整体了解不够和偏见有关。抑郁症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疾病,病因往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如果将抑郁症片面理解为“矫情”“想太多”“钻牛角尖”,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而想依靠“军事化学校”“心理教育机构”的严格甚至严苛管教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则是完全错误的方向,只会进一步加大压力,带来反效果。
报道里的王莎,在经历过一次次将孩子“送出去”的失败后,终于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把孩子“接回来”,而且不仅仅是接回家,还要接到心里去。
一个冰冷的家和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当然是不一样的。放下“为人父母”的执念,不去“安排孩子的人生”,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
同时,父母要将期待放低、平视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以鼓励替代贬低,会唤起孩子的自我认同;既不过火又不错过的关怀,会让孩子感受到爱,逐渐建立与抑郁症孩子的连接。
当然,在此过程中,社会的关切也是家庭的重要后盾。让那些戕害孩子的“军事化学校”和假机构现形,让药物和心理治疗进一步规范化,为患者和其父母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也是社会应有之义。
□叶克飞(专栏作家)